彭总少见请求支援,指定调动一人,毛主席却回应:别抱太大期望了
1948年,彭老总给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这其实没啥好稀奇的,战局总是变化无常,前线的动态理应让组织了解,但这居然是一封“求援”的电报。
彭老总的性格大家都知道,脾气可倔得很。在战场上,面对再棘手的局势,他总能压得住,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他可从来不会轻易说“难”这两个字。
在他的指挥下,西野的声名鹊起。即便在缺乏物资、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也能让胡宗南感到棘手,看来彭老总确实是个让人忌惮的角色。不过,他为什么要“求援”呢?他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西北野战军
1947年,西北野战军正式成立。这个部队主要是为了迎击那些对陕甘宁解放区发起重点攻势的国民党军队,旨在加快我军的解放进程。
一开始,中央军委决定组建的叫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指挥的是张宗逊将军。可是,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可不是开玩笑的,动员了超过二十万的士兵,而咱们的野战集团军只有不到三万的人马。
面对敌人的人数优势,我军显然站不住脚。接着,咱们那熟悉的对手胡宗南又带着十四万大军直扑延安。虽然我方有一些应对的办法,但加强当地的指挥和作战还是相当重要的。
于是,在中央军委的决策下,驻扎在陕甘宁解放区的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部队进行了整合,主要由彭老总等人来指挥。
于是,西北野战兵团成立了,彭老总被赋予了重任,而之前的野战集团兵司令张宗逊则担任了副司令员,协同彭老总指挥作战。
尽管这时野战兵团的兵力没怎么增加,才两万多人,但他们却接连打响了一场又一场的战役。
青化砭、养马河、蟠龙这三仗,虽然是以少胜多,却居然干掉了敌人一万多。这之前战士们可能还心存顾虑,但接连获胜,肯定让大家的士气大振。而这三场战斗,也为西北的战局奠定了初步的稳定。
随着马步芳等部队被消灭,解放区得到了更大的巩固,我军的反攻条件也逐渐成熟,可以说战局相当乐观。
不久后,西北野战军的司令员毫无疑问还是彭老总。在彭老总的指挥下,他们和胡宗南交手的机会不少,榆林战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即便胡宗南调来了十个旅北上支援,结果还是彭老总展现了高超的指挥能力。最终,胡宗南的一支主力师被我们全歼,西北的战局由此彻底改变。
接着西野前往各个战场,多个地区得以夺回,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屡屡取得辉煌战绩。
宜川战役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西野当然想趁热打铁,继续扩大战果,于是他带领部队南下,随着黄龙山麓战役的展开,我军又相继解放了不少地方。
国民党接连失败,西野一度拿下了西府和陇东的大部分地区。大家都知道,部队打仗,补给是关键。国民党在陕西宝鸡的重要补给基地被我军摧毁后,他们的势力可就不值一提了。
“延安”总算被收回了,在彭老总的指引下,西北野战军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彭老总“求援”
可我们只看到了他们辉煌的一面,其实在这背后,除了兵力和装备的差距,西北野战军的条件要比我们想的糟糕得多。
在那个时候,西野战士依旧没办法离开挨饿的日子,小米和白面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奢侈品,根本不多见。眼见得最多的,倒是黑豆。
黑豆通常是用来喂牲口的,但就算是不被重视的黑豆,有时候也会没得吃。这可如何是好?没办法,他们只能像往常一样,饿了就去找野菜,毕竟有野菜填肚子,总比饿着要好得多。
身上的鞋子和衣服,跟这些也是成正比的,可是在战争时期,哪有那么多的幸福啊。为了那共同的目标,战士们真的是毫无怨言。
战场上最重要的是什么?除了兵力的绝对优势,手中的武器也至关重要。西野能接连获胜,大家可能会认为他们的装备不错,但跟老蒋的部队相比,差距可大得多。
不过彭老总依然带领西野不断取得胜利,这一点真是让人感到钦佩。
可别忘了,1948年胡宗南的进攻依然在继续。经过西府和陇东的较量,他觉得西野人马损失不小,就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
于是,胡宗南决定采取行动,试图封堵西野在关中解放区的退路。这样一来,西野的情形就会变得相当棘手,几乎处于危在旦夕的状态。
既然这样,彭老总怎么会不意识到呢?当然也不会让胡宗南的算计得逞。不过,胡宗南手下可是有十几万的部队,为了确保战斗顺利,彭老总就想着“求援”了。
这次求援可不是随便找人的,彭老总心里盘算着把徐向前元帅和华北1兵团调过来,等到两支部队联合出击,胜算就会大大提升。
彭老总向来脾气倔强,求援的原因绝不止表面那么简单。想要支援我军的部队可多着呢,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徐帅呢?这其中肯定还有其它深意。
咱们知道,徐帅可是黄埔军校出来的,军事能力不在话下。不过,彭老总的水平也不差,所以他关注的可不止这些,重点在于徐帅能在扩军上有独到的本事。
徐帅那可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啊,谈到扩军,其实关键不光是兵力的增加,更在于战斗力。要是战斗力不够,打起来怎么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呢?
徐帅对训练可是下了狠手,他常说训练不流汗,到了真的战斗时可就得流血了。而徐帅麾下的将士们,个个都是猛将,带出来的部队更是我军的一支劲旅。
彭老总当然迫切想要这个,毕竟西野一直缺少资源。如果能扩大兵力,提高战斗力,那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只是各地打仗挺激烈的,毛主席的回复是:“别抱太大希望了。”
彭老总心里的想法,毛主席肯定明白。不过晋中战役正打得火热,徐帅也不能轻易离开。彭老总也知道局势,所以这事儿就这样搁下了。
不容小觑的徐帅
徐帅的能力真是让人刮目相看。虽然内战开始后,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可他却频频请求回到前线参战。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1947年他到了晋冀鲁豫军区当上副司令员,接着就开始指挥作战,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就。
晋中战役是由他指挥的,徐帅巧妙地运用了运动战,全力调动敌军。等到时机成熟,就将敌人分割包围,最后的结果也不言而喻。
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歼灭了敌军十万多,将十几个解放县城连连拿下,阎锡山的情况显然是岌岌可危了。
太原战役最终打响,徐帅依然参与指挥,尽管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但他还是坚持着,边养病边指挥,最终迎来了太原的解放。#春季图文激励计划#
不管是徐帅还是彭老总,他们都是咱们军队中的翘楚,战场上的本领那是不用多提的。在解放战争期间,他们也做出了不少重要的贡献。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